报告:大学毕业生将达630万人就业压力增加

时间:2022年10月16日    来源:腾讯科技    阅读:0

    腾讯科技讯 10月30日消息,根据最近发布的一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分析报告(2009)”显示,企业和高校均认为“责任感”是最重要的能力要素,但学生则认为最重要的是“自信心”。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任建新表示,2009年,北京市大学生就业率达到95.41%,领衔于全国其他城市。

    但就业难依然是一个社会问题。预计201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数将继续增加,达到630万人;北京市毕业生人数将达到21.9万人,其中北京生源毕业生达到9.9万人。

    报告显示,大学生就业难的长期深层次原因主要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从短期来看, 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主要来源于“始于去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企业降低了用人需求”。

    针对此,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强调,其中就业能力不强是造成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10月29日,“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分析报告(2009)”由海淀区人才服务中心、中关村人才市场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发布在京发布。在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的情况下,本报告为高校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以及企业招聘提供了非常及时的有价值的参考。

    海淀区政府、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与会领导高度肯定了三家单位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所作的工作,表示将积极借鉴此次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的成果,通过完善措施、健全机制、拓宽渠道、加强引导等多种手段,大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附:报告主要结论

    一、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情况分析

    大多数用人单位近三年招聘录用过高校毕业生,重点高校的毕业生更受企业青睐,就业更容易。中关村地区所招聘的毕业生以理工类为主,经管类和人文类较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层次要求较高,高学历人才更受青睐。进校园招聘和依托专业求职网站招聘是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招聘方式。行业发展趋势和为员工提供的职业发展空间是用人单位吸引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因素。新入职的高校毕业生岗位实践能力不足,但可塑性强,因此绝大多数企业都重视对其的培养,拟定了有针对性的明确的培养计划,在工作中锻炼提高是用人单位培养新入职高校毕业生的最常用的方式。在薪酬方面,研究生的起薪显著高于本科生。在招聘意愿方面,接受调查的多数企业在2009年有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计划。

    二、200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大学生占调查总数的63.38%,仍然是高校毕业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其次,选择再深造的毕业生也占了相当比重,其中在国内读研的有25.12%,出国学习的有8.58%。应届高校毕业生在刚实现就业后对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较高,说明金融危机后毕业生调整工作预期,更加珍惜和务实地看待工作机会。参加校园招聘会是毕业生获取招聘信息的最重要方式(28.00%),其次是通过专业的求职网站(22.75%)。

    在就业期望方面,大中城市依然是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择业首选,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仍然是毕业生期望的主要就业单位,100-1000人左右适中规模的企业更受毕业生青睐,毕业生的保留工资主要集中分布在2000-5000元左右,毕业生就业选择用人单位时既注重长远发展考虑,又重视现实劳动回报,“职业发展空间”(22.03%)和“薪酬激励机制”(18.18%)是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时最关注的方面。在就业前的准备上,大学生普遍开始重视社会实习和社团经历,在实践中锻炼自我就业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评价分析

    (一)大学生刚毕业参加工作的优劣势分析。在优势方面,大学生的“学习愿望强”和“成长空间较大”是毕业生、企业及高校共同认可的大学生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最大优势之所在,大学生自认的“吃苦耐劳”精神与企业和高校的认可度不一致,大学生、高校教师与企业对大学生是否“更适合工作需要”认知不一。在劣势方面,“经验不足”和“实践动手能力差”是毕业生、企业及高校共同认可的大学生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最大问题之所在,大学生对“责任心较差”和“不能吃苦耐劳”问题的认识没有企业和高校的深刻,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问题认识较高,这与企业以及大学生的认识有区别。

    (二)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长期和短期原因分析。应届高校毕业生、企业和高校三类问卷的数

更多关于民教网-民办教育信息网,民办学校查询,教育网证件查询,民教网证书查询,教育网毕业证查询,民教网证书查询,民教网学历查询,民教网证书查询,尽在:www.cnhsi.com.cn

本文章由(民教网)提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